第123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123章
123
李弗襄剛出京城沒多遠, 就吩咐人將南巡的儀仗收起來,一路上無論途徑何處,絕不允許事先給當地的官員報信。也傳令下去, 不允任何接風宴,如果當地實在盛情難卻,可以約了一起踏青。
命令傳下去,同行的諸官皆挑不出錯處。
此舉既彰顯了襄王公事公辦的態度, 又不至於拒了底下人親近的意思。
還頗有幾分與民同樂的感覺在其中。
孔世戍猜想的沒錯, 皇上已經為他鋪平了前路, 襄王只要稍微上道點, 此次的南巡,足以收進天下文臣的心。
路上行了幾日, 高悅行收到了從京中傳來的書信。
是高景寄給她的家信。
但是高悅行拆開之後, 第一眼瞧見的, 卻是啞姑的筆跡。
燈下, 她的神色瞬間凝重。
啞姑不肯直接從襄王府寄來信,必是考慮到路上的不安全,信有可能會被截,所以才想辦法借了高府,也就是她父親的手。
信上說,傅蕓動作有異。
在他們剛離京不久, 傅蕓終於出府, 暗中會見了一個人, 並且還在隱秘的地方交談了很久。
那人是——信王的侍妾, 姜齊。
高悅行攥緊了信, 手心開始冒汗。
信王。
到底是他的侍妾姜齊的問題, 還是信王自己本身就有問題?
高悅行在驛站的房間裏, 等到李弗襄辦完公事回來,一進門,就命人嚴密守在了門窗外,甚至房梁上也站了錦衣衛,禁止任何人靠近。
李弗襄一邊解衣服,一邊問道:“怎麽了?出事了?”
高悅行將信鋪在桌面上,給他看了。
李弗襄一雙眉毛也越皺越緊。
高悅行有條不紊地將自己這大半年的籌謀和探查徐徐道給他聽。
李弗襄沒想到,他的娘子在京中竟然無一刻安睡的時日,望著她,心裏難受的無以覆加:“怎麽不早點給我說,都是我不好。”
高悅行冷靜道:“你有你要做的事情,西境的戰事並不比京城裏的該詭譎更好對付,家裏有我,你不用多花心思……只是這件事,已經拿到了證據,我們需要早做防備了。多少端倪都浮出了水面,如果再被人打了個措手不及,你我皆是廢物。”
李弗襄安撫著她,道:“我知道,交給我。”
當天夜裏,四名錦衣衛兵分四路回京,各自身上都帶著送往京城各處的信。
高悅行總算稍感安心。
他們一路南下,趕在初夏時,走到了淮河一帶。
上次到的時候,他們沒能特別註意孔世戍在此留下的痕跡,但是這一次,高悅行刻意留了心,果然在路上碰見了好幾座專門給孔世戍立的長生廟。
高悅行望著那高堂之上的長生牌位,再望了望頭頂的三尺青天,無奈嘆氣。
同行的官員裏,有一位名叫薛山暉的官員,任職戶部主事,不知何故,跟在高悅行的隨行護衛裏,見她對著孔世戍的長生牌長籲短嘆,忍不住上前:“王妃可是在嘆天道不公?”
高悅行不答反問:“你因何做此揣測呢?”
薛山暉微微一笑:“因為臣正是如此想的。”
高悅行轉頭看他:“你是戶部主事,你孔世戍麾下的人。”
薛山暉足夠年輕,身上還有那屬於年輕人的傲氣,不卑不吭道:“臣是大旭朝的人,是黎明百姓的臣。”
高悅行含著笑點了點頭,道:“像你這樣的讀書人,我在京中倒是沒見幾個。”
薛山暉調侃道:“您是沒上過朝堂,我朝的那幾個言官,參起人來嘴皮子還是很利索的。”
高悅行聞言笑得更真心了一點。
薛山暉目光又回到孔世戍的長生牌位上,說道:“當年,皇上想手裏握緊了孔尚書的有力罪證,且以下了決心要將人就地正法……他知道自己命在旦夕,於是連夜鼓動的淮河一代的百姓,上奏了萬民書,請皇上看在他救無數百姓於饑寒的份上,饒恕他。孔世戍也跪在殿前,痛陳自己的過失,誓改過自新,永不再犯。”
高悅行只能說:“孔尚書好有手段。”
薛山暉道:“當年在淮河一帶,百姓們群情激昂,說什麽朝中貪官千千萬萬,憑什麽只辦孔世戍一人,要麽將天下所有貪官殺盡,要麽別想動孔世戍一根汗毛……魚肉百姓的人,將自己從百姓身上搜刮來的油水再還一部分回去,便成了大善人,救命恩人,呵,簡直令人氣的發笑。”
高悅行淡淡道:“百姓們懂什麽,他們也只是受了煽動而已。”
薛山暉悶聲道:“王妃當真胸懷大度。”
高悅行聽出他的不滿,道:“不辨是非,不讀聖賢書,一心只顧家小的溫飽,你不能說他們不配為人,因為我們的王朝正是這些勤勤懇懇的百姓們撐著的,你為著這些人,氣這麽多年,不值當的。”
薛山暉認真品味:“您說的確是有理,可是……我們不能任由他們顛倒黑白啊,孔世戍的先例一開,長此以往,我們的百姓恐怕要認為貪汙受賄並不是重罪,朝堂之上那些別有心思的臣子,難保不會在這種鼓動下鋌而走險。到時候國不國,民不民,當如何處置啊!”
高悅行:“那些百姓們是記恩不假,但他們更能記仇,人的忘性是很大的,時過境遷,甚至不用你動手,孔世戍把自己捧得太高了,遲早都會摔下來。他救得人多,可他害的人更多,有多少人感激他,就會有更多的人憎恨他。”
薛山暉只覺得自己眼前的迷霧將散未散,還差最後一把火,需要自己回去悟,原地恍惚了一會兒,轉頭已經看不見高悅行的身影了。
繼續往南走,再經過江蘿鎮。
高悅行又睡不著了。
李弗襄命人去買了當地的紅糖餅,見高悅行又瘦了一圈的小臉,試探著問:“你還在想當初那個夢麽?”
高悅行認真道:“那不是一個普通的夢,它令我感覺到了真實的不安。”
李弗襄道:“六城的河防已經重新加固了,你已經做了你所有能做的,不要再想了好不好。”
高悅行從來不忍心拒絕他的請求,於是輕輕點了點頭,說:“好。”
嘴上說歸嘴上說。
心裏不可能不想。
閑下來的日子,高悅行命人去尋來了江南六城的水利圖,命人去宣了孔讓塵。
孔讓塵到的時候,儀容有些臟亂,衣擺上既沾了水又沾了泥,他停在門外不肯進,請高悅行允準他回房更衣沐浴。
高悅行直說不必了,招手要他進們一起看那圖紙。
她說:“你應該去壩上了吧。”
孔讓塵拘謹地說:“是。”
高悅行道:“江南如今不是汛期,想必看不出些什麽?”
孔讓塵搖頭道:“王妃錯了,汛期才是最看不出東西的,想要修建河防,規劃水流,還是得枯水期下去瞧。”
高悅行道:“那你瞧出什麽了?”
孔讓塵無奈搖頭:“有什麽可瞧的呢,自古天災難防,河防修得再堅固,也只能防小汛,防不了大水。”
高悅行嘆氣:“說的是啊。”
孔讓塵又道:“唯有一處,岷江上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,那才是神跡,無壩引水,護佑了當地百姓幾百年,世上再沒有第二人能有那般的天縱之才啦。”
高悅行擡眼瞅他:“怎麽沒有?你不就是?”
孔讓塵嚇得當場想下跪。
高悅行只是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,馬上又正色道:“既然水上防不住,那就從人上想辦法,如果將來某天再有水患,以你看,如何將百姓的傷亡盡量減少到最低。”
孔讓塵低頭認真看著面前的這張圖紙,幾乎沒有多少猶豫,想必也不是第一次思考這個問題,他指出:“河床高出堤岸,擋水閘在真正的洪水面前,幾乎不堪一擊,那麽,我們就要把心思放在洩洪和控流上,亦或是,提早疏散當地的百姓,損了田地是次要的,保住人命才是最緊要。”
高悅行搖頭:“百姓們把田地看得比命都重要,沒了田,他們寧可去死。”
孔讓塵也嘆氣:“是啊。”他又伸手指了一個位置,正是他們現在所在的江蘿鎮,他說:“此處的地勢最為低窪,如有必要,可以借此地洩洪,引流,以保周邊的城鎮盡可能少的受到損害。”
他的意思是挖了江蘿鎮上的堤壩,用此地的地勢攔住向東的漫溢的水。
高悅行道:“能攔住嗎?”
孔讓塵:“至少能爭取到時間。”
高悅行起了別的心思:“若是我們現在就將江蘿鎮的百姓遷出去,挖了這塊地呢?”
孔讓塵沈默了一會兒,道:“江蘿鎮的人家遠超周邊的村鎮三番有餘,是個大鎮,您若是這麽做,他們大約會舉起鋤頭造反也未可知。”
高悅行只好作罷。
孔讓塵問:“王妃怎麽也對這些玩意感興趣了。”
高悅行只說:“我兩次經過這裏,望著江上東流的水,都隱隱有種不安的感覺,其中必有緣故,我不敢大意。”
孔讓塵點頭,讚道:“王妃是女中英豪。”
他們在江蘿鎮帶了幾天,順著長江,又往西去了,時值入夏,高悅行掰著手指頭過日子,才一個夏天而已,才幾個月而已。
他們大旭朝的劫難馬上要來了。
七月初,他們馬上在多山的雲南呆了一陣子,長江南六城始降了第一場雨。
南巡的隊伍已經在修整兵馬,準備回京了。
高悅行有意無意地借著李弗襄的勢,加快行進的速度。
李弗襄都知道,但什麽也沒說。
江南六城淅淅瀝瀝小半個月的小雨,河水已經開始有所上漲,當他們南巡的隊伍再次回到江蘿鎮時,第一場暴雨瓢潑而下,一夜未見停歇。
孔讓塵一到江蘿鎮,披了蓑衣便去查看水勢。
當地的州府一聽襄王在江蘿鎮落腳,連夜冒雨帶著所屬的官員們,在驛站外跪請襄王移駕。
此地的危險,他們心裏都有數。
洪水一犯,首當其沖淹的就是江蘿鎮。
有些有遠見的百姓已經收拾行李投奔親戚去了,但那實在是少數,大多數人仍守著家裏的地不肯離去。
高悅行在驛站裏等孔讓塵。
暴雨不停。
孔讓塵在天亮時分,落湯雞一樣狼狽的回來,開口第一句話便是:“不好了。”
高悅行問:“還能撐幾天。”
孔讓塵說:“照這個雨勢,五天已是極限。”
高悅行對李弗襄道:“讓江蘿鎮的百姓撤吧。”
上游已經有良田被淹,江蘿鎮湧進了一批逃難的人,那些人深知江蘿鎮也不是什麽好地方,討了幾口飯,不做任何停留,又一窩蜂的走了,官府冒雨,一家一戶的叩門,說服百姓撤離,外地有親戚的投奔親戚,無處可去的由官府統一先遷往安全的所在,但並沒有什麽用,多吃了閉門羹。
孔讓塵氣得跺腳:“怎麽就執迷不悟呢!”
高悅行在房間裏踱步:“我倒是聽說有幾個秀才,已經招呼他們的親戚鄰裏遷走了。”
孔讓塵:“要麽說讀書人明事理呢!”
高悅行目露殺氣:“有些事還是得讀書人幹才行,一張好嘴比什麽都管用,江蘿鎮是個大鎮,既然有秀才,就一定有進士,派人打聽,江蘿鎮祖上出過什麽官,如今太學裏是否還有江蘿鎮的學生,錦衣衛去辦,立刻馬上辦,找到了人給我帶回來。”
孔讓塵:“恐怕來不及。一來一回就得半個多月,更何況雨季到了,到處都在下雨,路更難走。”
高悅行一想在理,果斷換了思路:“那就在當地找幾個口才好的秀才,讀書人,他們若能勸得動百姓遷出鎮子,一戶人家賞黃金十兩。”
孔讓塵直接驚呆:“整個江蘿鎮少說也有二百來戶人家,這可是大鎮,王妃,咱可不興誆人,您到哪弄這些錢啊!”
一直甚少表態的李弗襄開口:“怎們最大的錢袋子不就在眼前,把你爹小金庫裏的地磚撬兩塊足夠了,孔尚書高風亮節,賑災濟民的恩德做的手到擒來,想必心裏樂意得很。”
孔讓塵一張俊臉通紅。
偏偏李弗襄一瞥他,還極為認真地解釋道:“你是你,你父親是你父親,我沒有針對你的意思,你安下心。”
孔讓塵頓時更不知道說什麽了。
州府的官員再次來請襄王移駕。
襄王對著自己手下的一批官員說:“誰若是想離去,可以直接跟著州府的人走,讓他們在安全的地方安置你們,但是本王和王妃,不會跟著一起走,只要江蘿鎮還有一戶人家未撤,本王便不會動。”
跟著一起南巡的官員們一個一個的站出來,並無多餘的慷慨陳詞,只道自己身為朝廷命官,絕不會在這種時刻拋下即將受災的百姓,獨自享樂去。
官府很快糾集了一幫秀才,向他們傳達了賞金的事,讀書人重氣節,官府的人遵照高悅行的囑咐,話說的很含蓄,反覆強調這是為了百姓民生考慮,在場的人行的是善,積的是德,才讓這些秀才們心甘情願的去辦事。
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,再誘之以利。
百姓們哪能經得住這樣的輪番游說,等到高悅行再將一些補償他們的銀兩拿出來,鎮上很快空了一大半。
只是,終究是有更固執的人,要死守自己的家和土地。
他們根本不畏懼死亡,也不求什麽銀錢。
他們反倒向游說的秀才們下跪,請求成全。
說實話有些難搞。
整整三天。
高悅行沒怎麽合眼。
第四天淩晨,西境的軍報傳到了李弗襄的手裏。
——須墨爾已悄無聲息地越過了胡茶海,在襄城外不足二十裏的地方紮了營,軍報離開襄城的時候,他們已經短暫地交了一戰。
襄城防守吃力,請求支援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123
李弗襄剛出京城沒多遠, 就吩咐人將南巡的儀仗收起來,一路上無論途徑何處,絕不允許事先給當地的官員報信。也傳令下去, 不允任何接風宴,如果當地實在盛情難卻,可以約了一起踏青。
命令傳下去,同行的諸官皆挑不出錯處。
此舉既彰顯了襄王公事公辦的態度, 又不至於拒了底下人親近的意思。
還頗有幾分與民同樂的感覺在其中。
孔世戍猜想的沒錯, 皇上已經為他鋪平了前路, 襄王只要稍微上道點, 此次的南巡,足以收進天下文臣的心。
路上行了幾日, 高悅行收到了從京中傳來的書信。
是高景寄給她的家信。
但是高悅行拆開之後, 第一眼瞧見的, 卻是啞姑的筆跡。
燈下, 她的神色瞬間凝重。
啞姑不肯直接從襄王府寄來信,必是考慮到路上的不安全,信有可能會被截,所以才想辦法借了高府,也就是她父親的手。
信上說,傅蕓動作有異。
在他們剛離京不久, 傅蕓終於出府, 暗中會見了一個人, 並且還在隱秘的地方交談了很久。
那人是——信王的侍妾, 姜齊。
高悅行攥緊了信, 手心開始冒汗。
信王。
到底是他的侍妾姜齊的問題, 還是信王自己本身就有問題?
高悅行在驛站的房間裏, 等到李弗襄辦完公事回來,一進門,就命人嚴密守在了門窗外,甚至房梁上也站了錦衣衛,禁止任何人靠近。
李弗襄一邊解衣服,一邊問道:“怎麽了?出事了?”
高悅行將信鋪在桌面上,給他看了。
李弗襄一雙眉毛也越皺越緊。
高悅行有條不紊地將自己這大半年的籌謀和探查徐徐道給他聽。
李弗襄沒想到,他的娘子在京中竟然無一刻安睡的時日,望著她,心裏難受的無以覆加:“怎麽不早點給我說,都是我不好。”
高悅行冷靜道:“你有你要做的事情,西境的戰事並不比京城裏的該詭譎更好對付,家裏有我,你不用多花心思……只是這件事,已經拿到了證據,我們需要早做防備了。多少端倪都浮出了水面,如果再被人打了個措手不及,你我皆是廢物。”
李弗襄安撫著她,道:“我知道,交給我。”
當天夜裏,四名錦衣衛兵分四路回京,各自身上都帶著送往京城各處的信。
高悅行總算稍感安心。
他們一路南下,趕在初夏時,走到了淮河一帶。
上次到的時候,他們沒能特別註意孔世戍在此留下的痕跡,但是這一次,高悅行刻意留了心,果然在路上碰見了好幾座專門給孔世戍立的長生廟。
高悅行望著那高堂之上的長生牌位,再望了望頭頂的三尺青天,無奈嘆氣。
同行的官員裏,有一位名叫薛山暉的官員,任職戶部主事,不知何故,跟在高悅行的隨行護衛裏,見她對著孔世戍的長生牌長籲短嘆,忍不住上前:“王妃可是在嘆天道不公?”
高悅行不答反問:“你因何做此揣測呢?”
薛山暉微微一笑:“因為臣正是如此想的。”
高悅行轉頭看他:“你是戶部主事,你孔世戍麾下的人。”
薛山暉足夠年輕,身上還有那屬於年輕人的傲氣,不卑不吭道:“臣是大旭朝的人,是黎明百姓的臣。”
高悅行含著笑點了點頭,道:“像你這樣的讀書人,我在京中倒是沒見幾個。”
薛山暉調侃道:“您是沒上過朝堂,我朝的那幾個言官,參起人來嘴皮子還是很利索的。”
高悅行聞言笑得更真心了一點。
薛山暉目光又回到孔世戍的長生牌位上,說道:“當年,皇上想手裏握緊了孔尚書的有力罪證,且以下了決心要將人就地正法……他知道自己命在旦夕,於是連夜鼓動的淮河一代的百姓,上奏了萬民書,請皇上看在他救無數百姓於饑寒的份上,饒恕他。孔世戍也跪在殿前,痛陳自己的過失,誓改過自新,永不再犯。”
高悅行只能說:“孔尚書好有手段。”
薛山暉道:“當年在淮河一帶,百姓們群情激昂,說什麽朝中貪官千千萬萬,憑什麽只辦孔世戍一人,要麽將天下所有貪官殺盡,要麽別想動孔世戍一根汗毛……魚肉百姓的人,將自己從百姓身上搜刮來的油水再還一部分回去,便成了大善人,救命恩人,呵,簡直令人氣的發笑。”
高悅行淡淡道:“百姓們懂什麽,他們也只是受了煽動而已。”
薛山暉悶聲道:“王妃當真胸懷大度。”
高悅行聽出他的不滿,道:“不辨是非,不讀聖賢書,一心只顧家小的溫飽,你不能說他們不配為人,因為我們的王朝正是這些勤勤懇懇的百姓們撐著的,你為著這些人,氣這麽多年,不值當的。”
薛山暉認真品味:“您說的確是有理,可是……我們不能任由他們顛倒黑白啊,孔世戍的先例一開,長此以往,我們的百姓恐怕要認為貪汙受賄並不是重罪,朝堂之上那些別有心思的臣子,難保不會在這種鼓動下鋌而走險。到時候國不國,民不民,當如何處置啊!”
高悅行:“那些百姓們是記恩不假,但他們更能記仇,人的忘性是很大的,時過境遷,甚至不用你動手,孔世戍把自己捧得太高了,遲早都會摔下來。他救得人多,可他害的人更多,有多少人感激他,就會有更多的人憎恨他。”
薛山暉只覺得自己眼前的迷霧將散未散,還差最後一把火,需要自己回去悟,原地恍惚了一會兒,轉頭已經看不見高悅行的身影了。
繼續往南走,再經過江蘿鎮。
高悅行又睡不著了。
李弗襄命人去買了當地的紅糖餅,見高悅行又瘦了一圈的小臉,試探著問:“你還在想當初那個夢麽?”
高悅行認真道:“那不是一個普通的夢,它令我感覺到了真實的不安。”
李弗襄道:“六城的河防已經重新加固了,你已經做了你所有能做的,不要再想了好不好。”
高悅行從來不忍心拒絕他的請求,於是輕輕點了點頭,說:“好。”
嘴上說歸嘴上說。
心裏不可能不想。
閑下來的日子,高悅行命人去尋來了江南六城的水利圖,命人去宣了孔讓塵。
孔讓塵到的時候,儀容有些臟亂,衣擺上既沾了水又沾了泥,他停在門外不肯進,請高悅行允準他回房更衣沐浴。
高悅行直說不必了,招手要他進們一起看那圖紙。
她說:“你應該去壩上了吧。”
孔讓塵拘謹地說:“是。”
高悅行道:“江南如今不是汛期,想必看不出些什麽?”
孔讓塵搖頭道:“王妃錯了,汛期才是最看不出東西的,想要修建河防,規劃水流,還是得枯水期下去瞧。”
高悅行道:“那你瞧出什麽了?”
孔讓塵無奈搖頭:“有什麽可瞧的呢,自古天災難防,河防修得再堅固,也只能防小汛,防不了大水。”
高悅行嘆氣:“說的是啊。”
孔讓塵又道:“唯有一處,岷江上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,那才是神跡,無壩引水,護佑了當地百姓幾百年,世上再沒有第二人能有那般的天縱之才啦。”
高悅行擡眼瞅他:“怎麽沒有?你不就是?”
孔讓塵嚇得當場想下跪。
高悅行只是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,馬上又正色道:“既然水上防不住,那就從人上想辦法,如果將來某天再有水患,以你看,如何將百姓的傷亡盡量減少到最低。”
孔讓塵低頭認真看著面前的這張圖紙,幾乎沒有多少猶豫,想必也不是第一次思考這個問題,他指出:“河床高出堤岸,擋水閘在真正的洪水面前,幾乎不堪一擊,那麽,我們就要把心思放在洩洪和控流上,亦或是,提早疏散當地的百姓,損了田地是次要的,保住人命才是最緊要。”
高悅行搖頭:“百姓們把田地看得比命都重要,沒了田,他們寧可去死。”
孔讓塵也嘆氣:“是啊。”他又伸手指了一個位置,正是他們現在所在的江蘿鎮,他說:“此處的地勢最為低窪,如有必要,可以借此地洩洪,引流,以保周邊的城鎮盡可能少的受到損害。”
他的意思是挖了江蘿鎮上的堤壩,用此地的地勢攔住向東的漫溢的水。
高悅行道:“能攔住嗎?”
孔讓塵:“至少能爭取到時間。”
高悅行起了別的心思:“若是我們現在就將江蘿鎮的百姓遷出去,挖了這塊地呢?”
孔讓塵沈默了一會兒,道:“江蘿鎮的人家遠超周邊的村鎮三番有餘,是個大鎮,您若是這麽做,他們大約會舉起鋤頭造反也未可知。”
高悅行只好作罷。
孔讓塵問:“王妃怎麽也對這些玩意感興趣了。”
高悅行只說:“我兩次經過這裏,望著江上東流的水,都隱隱有種不安的感覺,其中必有緣故,我不敢大意。”
孔讓塵點頭,讚道:“王妃是女中英豪。”
他們在江蘿鎮帶了幾天,順著長江,又往西去了,時值入夏,高悅行掰著手指頭過日子,才一個夏天而已,才幾個月而已。
他們大旭朝的劫難馬上要來了。
七月初,他們馬上在多山的雲南呆了一陣子,長江南六城始降了第一場雨。
南巡的隊伍已經在修整兵馬,準備回京了。
高悅行有意無意地借著李弗襄的勢,加快行進的速度。
李弗襄都知道,但什麽也沒說。
江南六城淅淅瀝瀝小半個月的小雨,河水已經開始有所上漲,當他們南巡的隊伍再次回到江蘿鎮時,第一場暴雨瓢潑而下,一夜未見停歇。
孔讓塵一到江蘿鎮,披了蓑衣便去查看水勢。
當地的州府一聽襄王在江蘿鎮落腳,連夜冒雨帶著所屬的官員們,在驛站外跪請襄王移駕。
此地的危險,他們心裏都有數。
洪水一犯,首當其沖淹的就是江蘿鎮。
有些有遠見的百姓已經收拾行李投奔親戚去了,但那實在是少數,大多數人仍守著家裏的地不肯離去。
高悅行在驛站裏等孔讓塵。
暴雨不停。
孔讓塵在天亮時分,落湯雞一樣狼狽的回來,開口第一句話便是:“不好了。”
高悅行問:“還能撐幾天。”
孔讓塵說:“照這個雨勢,五天已是極限。”
高悅行對李弗襄道:“讓江蘿鎮的百姓撤吧。”
上游已經有良田被淹,江蘿鎮湧進了一批逃難的人,那些人深知江蘿鎮也不是什麽好地方,討了幾口飯,不做任何停留,又一窩蜂的走了,官府冒雨,一家一戶的叩門,說服百姓撤離,外地有親戚的投奔親戚,無處可去的由官府統一先遷往安全的所在,但並沒有什麽用,多吃了閉門羹。
孔讓塵氣得跺腳:“怎麽就執迷不悟呢!”
高悅行在房間裏踱步:“我倒是聽說有幾個秀才,已經招呼他們的親戚鄰裏遷走了。”
孔讓塵:“要麽說讀書人明事理呢!”
高悅行目露殺氣:“有些事還是得讀書人幹才行,一張好嘴比什麽都管用,江蘿鎮是個大鎮,既然有秀才,就一定有進士,派人打聽,江蘿鎮祖上出過什麽官,如今太學裏是否還有江蘿鎮的學生,錦衣衛去辦,立刻馬上辦,找到了人給我帶回來。”
孔讓塵:“恐怕來不及。一來一回就得半個多月,更何況雨季到了,到處都在下雨,路更難走。”
高悅行一想在理,果斷換了思路:“那就在當地找幾個口才好的秀才,讀書人,他們若能勸得動百姓遷出鎮子,一戶人家賞黃金十兩。”
孔讓塵直接驚呆:“整個江蘿鎮少說也有二百來戶人家,這可是大鎮,王妃,咱可不興誆人,您到哪弄這些錢啊!”
一直甚少表態的李弗襄開口:“怎們最大的錢袋子不就在眼前,把你爹小金庫裏的地磚撬兩塊足夠了,孔尚書高風亮節,賑災濟民的恩德做的手到擒來,想必心裏樂意得很。”
孔讓塵一張俊臉通紅。
偏偏李弗襄一瞥他,還極為認真地解釋道:“你是你,你父親是你父親,我沒有針對你的意思,你安下心。”
孔讓塵頓時更不知道說什麽了。
州府的官員再次來請襄王移駕。
襄王對著自己手下的一批官員說:“誰若是想離去,可以直接跟著州府的人走,讓他們在安全的地方安置你們,但是本王和王妃,不會跟著一起走,只要江蘿鎮還有一戶人家未撤,本王便不會動。”
跟著一起南巡的官員們一個一個的站出來,並無多餘的慷慨陳詞,只道自己身為朝廷命官,絕不會在這種時刻拋下即將受災的百姓,獨自享樂去。
官府很快糾集了一幫秀才,向他們傳達了賞金的事,讀書人重氣節,官府的人遵照高悅行的囑咐,話說的很含蓄,反覆強調這是為了百姓民生考慮,在場的人行的是善,積的是德,才讓這些秀才們心甘情願的去辦事。
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,再誘之以利。
百姓們哪能經得住這樣的輪番游說,等到高悅行再將一些補償他們的銀兩拿出來,鎮上很快空了一大半。
只是,終究是有更固執的人,要死守自己的家和土地。
他們根本不畏懼死亡,也不求什麽銀錢。
他們反倒向游說的秀才們下跪,請求成全。
說實話有些難搞。
整整三天。
高悅行沒怎麽合眼。
第四天淩晨,西境的軍報傳到了李弗襄的手裏。
——須墨爾已悄無聲息地越過了胡茶海,在襄城外不足二十裏的地方紮了營,軍報離開襄城的時候,他們已經短暫地交了一戰。
襄城防守吃力,請求支援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